不止于山水——崆峒区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新华网
首页> 正文

不止于山水——崆峒区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

2025-10-27 09:57:41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不止于山水——崆峒区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

  夕阳金辉漫过崆峒峰峦,轻轻洒在文冠书苑的青瓦上。

  暮色中,院落灯火渐亮,展厅里的泥塑憨态可掬,剪纸纹样在灯光下流转着吉祥寓意。

  匠人指尖下的剪纸、刺绣、葫芦烙画,诉说着非遗的精彩;景区化身文化体验场,游客成为亲手触摸技艺的参与者……

  今年以来,崆峒区聚焦打造西北文旅康养融合先行区,深入挖掘道源文化、非遗和红色文化资源,纵深推进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全景化全域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全要素服务保障,全方位宣传营销,文旅康养产业呈现出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消费升级、品牌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项目引领

  夯实文旅发展根基

  “以前游客来崆峒山,往往只是匆匆用餐、很少留宿,基本上是‘一日游’的状态。”崆峒区崆峒镇副镇长杨强在谈及传统观光模式时说道,“我们一直希望,游客能慢下来、住下来,真正沉浸于崆峒山的自然与文化之中。”

  如今,这一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随着崆峒区崆峒镇西沟村“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游客从曾经的“路过游”转向了“过夜游”,深度体验崆峒之美。

  时值盛夏,该产业园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顶着烈日抢抓进度。

  这片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而建的产业园,即将在12月迎来占地15亩的精品民宿集群开业。届时,30间融合台地式田园风格与轻奢风格的客房将为园区带来可观收益。

  据了解,今年崆峒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谋划重点项目41项,概算总投资36亿元。海寨沟温泉游泳馆、平凉戏曲博物馆、大秦文旅商贸示范街等11个项目建成运营,四十里铺吴岳山庄、柳湖镇悦珑湾精品民宿等10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参加兰洽会、港澳台招商推介会等重大节会活动,成功签约天下崆峒文旅综合体、崆峒古镇客房提升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夯实了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曾经的荒芜滩涂已蜕变为炙手可热的“崆峒山壹号营地”。“暑假期间日均接待游客约2000人,‘露营+’成为激活乡村旅游的破圈关键。”营地负责人咸亚明介绍道。

  产业园内,白色穹顶帐篷如花朵散落绿茵,游客在星空下享受美食与慢时光,孩童的笑声随动力小火车与秋千荡漾。在满足市民对慢享生活期许的过程中,崆峒文旅逐步筑牢发展根基……

  产业融合

  拓展文旅业态空间

  在杜梨峁拥抱一棵180岁的古树,感受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疗愈;

  在中医药养生堂化身理疗师,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深厚智慧;

  在传统黄酒作坊,品尝在年均气温仅9.4℃中慢酿出的醇香与绵长……

  地处崆峒区南部的上杨乡,距离城区仅15公里。泾河一级支流——小岔河与上杨河由南向北穿乡而过,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山峁地貌。温暖湿润的气候让这里四季皆景,移步易景。

  “这里依山傍水,周末或假期我常和朋友一起来。大人闲话家常,孩子尽情玩耍,特别轻松自在。”前来休闲的游客秦涛这样说道。

  近年来,该乡紧扣“生态上杨·畅叙小岔”乡村旅游品牌,创新推出“文旅+”多元融合模式,串联“乡村游、研学游、科普游、中医游”精品线路。

  今年,上杨乡小岔村河畔野町自主营地成为了众多游客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营地院内茅草八角亭古朴雅致,上下两层面积510平方米,均为砌体结构,设有多种风格的包间19个。四周环绕树木和溪流,空气清新,景色秀美。游客可围炉而坐,喝茶、品咖啡、吃火锅,尽享休闲时光。

  听草丛蟋蟀交响,看夜空星辰璀璨,静享禅意清幽的绝美意趣。上杨乡的探索实践仅仅是该区拓展文旅业态空间的一个侧影。

  今年来,该区持续做好“旅游+”文章,成功举办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2025崆峒武术大会等系列活动,串联整合自然风光、地方美食、非遗等元素,打造“崆峒派”古风街区;平凉戏曲博物馆开馆运营,为广大游客打造了沉浸式文旅体验。推广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项目,研创泥塑、剪纸、根雕等文创产品25类,展示道家素斋宴、红牛养生宴、平凉羊肉泡馍等特色美食,形成了多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

  高层次、高频次举办各类文旅节会活动,开展高堡桃花节、上杨槐花节、安国贵妃杏采摘节等乡村旅游推介活动,“百姓狂欢节·秦腔嘉年华”文化惠民演出全网累计点击量达3.5亿次,新年交响音乐会、春节联欢晚会等系列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合作举办的中国曲协“送欢笑”平凉专场演出、夏日新民歌音乐会等大型活动精彩纷呈,通过全媒体宣传,充分展示了平凉文旅形象,“问道崆峒·康养平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拓展文旅业态空间的道路上,崆峒区正渐渐驶入“吃旅游饭”的快车道。

  乡村振兴

  绘就全域旅游画卷

  走进游客西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必经的崆峒镇半山村落农家乐集中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又一家独具特色的农家乐。

  “这里景色雅致,饭菜可口,环境舒适……我们一大家人经常来这里休闲。”夏末秋初,游客曹磊陪家人在“杜鹃田园客栈”农家乐聚会时说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半山村落农家乐集中区已将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游客资源转化为丰富的旅游餐饮经营经验。这里仅仅是崆峒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侧影。

  为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崆峒区匠心打造“虎山夜月”农旅融合综合体;

  大寨乡海寨沟的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基地,正全力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极限运动乐园与生态温泉疗养中心;

  2600余亩苗圃叠翠,17处湿地景观湖碧波荡漾,500亩荒山重披绿装;

  滑雪场、玻璃吊桥、高空滑索等惊险项目已投入运营……

  今年,为彰显乡村旅游活力,崆峒区以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推进海寨沟4A级,麻武月明、崆峒西沟3A级旅游景区创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白庙虎山夜月农文旅综合体、上杨“河畔野町”自主营地等乡村旅游景点3个,开发林间咖啡、围炉煮茶、高空滑翔、山地越野、露营烧烤等旅游业态,推出雾漫山庄、壹号营地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一村一特色、一域一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加速形成,上杨乡小岔村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为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今年,该区制定印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从交通客运、餐饮住宿等6个方面,打造舒适、精致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海寨沟通景道路开工建设,ETC开口工程建成通车,改造提升旅游公厕10座,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3期,承办2025年甘肃省旅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景区景点、宾馆酒店等涉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营造诚信经营、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数字背后是文旅融合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截至9月,崆峒区接待游客1248.26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8%和22.42%。

  崆峒秀色,不止于山水。从单景点游览到全域沉浸体验,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互动,从夜色经济到极限运动。崆峒区以项目为笔、生态为墨、融合为魂,在绿水青山间共同塑造“问道崆峒·康养平凉”文旅品牌,奋力书写着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振兴答卷。(梁璐)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